中医学说的细菌性阴道病的病因病机该病的发生,中医多责之于肝、脾、肾三脏及风、冷、湿、热之邪。
 
    1、肝肾阴虚外阴、阴道为经络丛集之处,宗筋聚集之所,冲任与足三阴经(足大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均循此而过。肝藏血,主筋;肾藏精,主前后二阴。若因禀赋不足,房劳多产,精血耗伤,或七七之年,肾阴亏虚,天癸竭,冲任脉衰,阴血不足,不能德养阴户,或阴虚火旺,伤阴灼络而致。
 
    2、肝经郁热足厥阴肝经绕阴器,若内伤七情,肝郁气滞,郁久化热,热灼经络。肝失疏泄,气机不利,水湿运化失常,水湿内停与郁热相搏结,致湿热下注,直犯阴部,而生阴痛、带下等证。
 
    3、湿热下注湿热为病,有内生和外感之分。内生者多与脾虚肝郁或恣食育粱厚味有关。外感者,常因经行产后胞室空虚,湿热之邪乘虚而入,直犯阴器胞官而成带下、阴痛等症西医学说的细菌性阴道病的病因病机阴道的弱酸性环境能保持阴道的自洁功能,正常育龄妇女在内分泌激素的作用下,阴道上皮细胞增生,其表层细胞含有丰富的糖原非常有利于兼氧乳酸杆菌的生长。这种乳酸杆菌大量存在就抑制了其他致病菌的生长。在阴道形成了个正常的生态平衡。
 
    当人体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阴道上皮萎缩,细胞糖原减少,不利于乳酸杆菌生长大量使用抗生素或用碱性液体过度冲洗阴道,抑制乳酸杆菌的生长。性乱频繁(因精液pH为7.2-7.8)等导致致病性厌氧菌和加特纳菌大量繁殖,引起阴道微生物生态平衡失调。兼氧性乳酸杆菌减少终导致细菌性阴道病。
 
    引起女性阴道炎的病原体引起女性生殖道炎症的病原体不外乎两大来源,即来自原本寄生于阴道内的菌群,或来自外界入侵的病原体。由于厌氧菌产生的脱羧酶可激发加特纳菌产生某种氨基酸,产生挥发性胺类,释放出难闻的鱼腥臭味胺类使pH值升高,又抑制乳酸杆菌繁殖,粘附有细菌的阴道表皮细胞脱落使阴道分泌物增加,从而导致本病。由于菌群紊乱阴道炎症并不明显,分泌物中白细胞减少,因此称细菌性阴道病比阴道炎更恰当。